古代兽医如何培养?官民并重之,理论与实操同
家禽之于农民的重要性
中兽医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家畜、动物的有限范围,它涉及到全社会,在食品安全、动物保健、人畜共患病、新增疾病、生物医学研究、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古代兽医发展史,有利于展现我国兽医事业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兽医人员挖掘、传承、发展祖国的兽医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中兽医科研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让传统中兽医学为当代公共卫生事业和现代畜牧兽医事业服务。
古代兽医农桑的集大成者——《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收集我国古代兽医药方共48个。其中专医马的30个,专医牛的10个,兼医牛马的1个,医驴的1个,医羊的7个。内容涉及外科、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一般常见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文献资料。它作为兽医教育的内容,也是我国农书中出现最早的。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齐民要术》主要介绍了羊生疥后特别要注意隔离,以防互相传染。因为一般来说羊群数量较多,书中提到养一千只羊的情况。“羊有疥者,间别之;不别,相染污,或能合群致死。”即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隔离时患疥的羊就要治疗,书中介绍了治疗羊疥的方法。
“取藜芦根,嚼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于灶边常令暖,数日醋香,便中用。以砖瓦刮疥令赤,若强硬痂厚者,亦可以汤洗之,去痂,拭燥,以药汁涂之。再上,愈。若多者,日别渐渐涂之,勿顿涂令遍一羊瘦,不堪药势,便死矣。”
当然,《齐民要术》的兽医药方“其中有一些是有迷信成份的,令人很难理解。但是,瑕不掩瑜,其主要的方面无愧是古代兽医教育方面的瑰宝。
小白羊
兽医培养主要方法:官府兽医学校,民间家族或师徒相传1、专属医药教育机构
在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古代的兽医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创办了兽医学校,唐王朝在掌舆马及马政的太仆寺设立了兽医学校。
据《旧唐书·职官三》记载,“太仆寺设兽医博士四人,学生百人”。太仆寺的兽医博士承担教授生徒之职。博士的产生采取推举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将群众中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人员选拔到太仆寺教授学生。此外,当时中国的兽医学校还接收外国留学生,据记载,唐贞元间,日本兽医平仲国等来到我国留学。我国的兽医学校比起法国的巴黎兽医学校和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学校要早约1000年。
2、民间兽医的教育与培养
在古代,除了兽医学校以授课、考试等正规的兽医教育外,其他非正规的兽医,教育也得到发展。古代中兽医队伍比较大,从中央政府到各地监场牧场,分别设有行政畜牧兽医官员和专业兽医师。民间的兽医师更是不计其数。
从官方来说,古代兽医不但做畜病的防治工作,同时还兼任畜牧饲养的技术指导。兽病的防治及畜牧的技术指导本身就是畜牧兽医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民间的兽医师,其进行兽医教育的作用更为巨大。此外,家传兽医的教育,即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等形式,也为当时的兽医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马者
怎么教?理论实操并重,内外科兼修1、以经验为主的药方治法
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治疗马、牛、羊的四十八种方药及治法。由于《要术》非兽医专著,选方是应急易取的简单药物,基本上是以经验为主,没有提升到理论的层次,其中还有一些疗方有迷信色彩。而这时出现的以《司马安骥集》为代表的兽医专著,则将兽医教育内容的层次大大提升。
《司牧安骥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中兽医学专著。《宋史·艺文志》说该书为李石所著,《陕西经籍志》则明确说它是唐宗室司马李石撰。现代畜牧兽医史专家谢成侠根据本书记载与古代医学内容有很多相仿之处,考定其是古代作品。
根据本书的内容,《安骥集》也可能是在隋唐太仆寺兽医博士所编教材的基础上,后来由李石改编成著的。因为本书收集了多人的著作,以后的朝代也曾以此作为
文章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kllysj.cn/zonghexinwen/2020/110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