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胆相照 平等待人:访济南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
杏林撷英倪家连肝胆相照 平等待人 ——访济南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倪家连教授本刊记者 吴应清倪家连:济南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是一个以诊治肝胆胰脾疾病、外伤为重点的特色专科,也是山东省和济南军区成立较早的肝胆胰脾外科专科。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室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不论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水平,各种诊疗仪器设备配置,肝胆胰脾疾病的重大复杂手术,疑难病症诊治水平等都位居山东省和济南军区前列。我们拥有腹腔镜,射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氩氦冷冻治疗仪,海扶刀(超声聚焦)肿瘤治疗仪等先进设备。科室的主要诊疗特色体现在肝癌的综合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肝胆疾患微创外科治疗;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严重复杂腹部外伤救治;高龄、超高龄重症胆、胰急腹症的救治;以及肝脏移植等方面。记者:肝中叶肝癌切除、尾叶肝癌切除、巨大肝癌切除……贵科室不断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手术方面不断向高难度、精技术挑战。请您谈谈肝胆外科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倪家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在我国是常见病,有较高的病死率。我们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食管下端贲门周围及胃底部门体静脉交通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进而在临床通过大量病人手术、随访、观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性的东西。我们以相关理论认识为基础,不断改进手术方式,使得疗效不断提高,到90年代中期逐步完善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手术方式。我们称之为“胃底贲门,周围骨骼化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我们采用这一手术方式治疗的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即期止血率达100%,远期随访再出血发生率小于5%,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另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肝癌的免疫化疗的临床应用。为很多失去手术条件和手术后复发的病人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2001年我们成立独立的肝胆外科专科后我们又确定了向肝胆胰高难度、复杂手术突破的目标。不断填补我们军区总院肝胆胰手术一项又一项空白。现在我们科室,左右肝极限量肝切除,中肝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等已成为常规开展的手术。作为人体最大器官之一,肝脏有着“人体化工厂”之称。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人工肾、人工肺、人工心一一问世,却还没有产生能够完全代替肝脏功能的高科技产品。肝的功能毕竟太复杂了。当恶性肿瘤生长于肝脏中,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超过25万。我国是肝癌高发区,每年。有10万人死于此病。因而,肝癌在中国又被称作“癌中之王”倪家连,济南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曾师承我国著名肝脏外科权威专家郑宝琦、吴孟超等教授。前辈们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给年轻时的倪家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活跃在临床、科研第一线三十余载的倪家连已成为肝胆外科年轻医“老师们传承生们的“偶像”时,他却始终牢记着恩师的嘱托,”给我们要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信念,引领着我一直走到今天。科室建设,引领肝胆外科前沿记者:济南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不仅是济南军区总医院的特色专科,而且是山东省首批治疗肝、胆、胰腺和脾脏等相关疾患的医疗专科,诊疗水平居山东省和济南军区前列。请您介绍科室特色及优势如何呢?74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3期记者:您带领肝胆外科全体人员成功实施了济南军区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济南军区和山东省首例活体肝移植术及肝肾联合移植术,使济南军区总医院成为首批获得国家卫生部认证实施肝移植资质医院之一。请您具体谈谈取得这项重大突破的艰辛历程好么?倪家连:肝脏移植术代表着当今肝脏外科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的肝脏移植应该是经过多年徘徊后于90年代中后期又重新起步并迅速发展,我们肝胆外科2001年成立时,国内已经出现年肝移植手术量超过100例的较大的中心,当然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几个大的中心城市,当时我们明显感觉到山东省和我们济南军区在这一领域已经落后了。所以自肝胆外科一成立,我就对院领导提出了发展我们济南军区总医院肝移植事业的想法。因为在当时我就已经意识到肝脏移植和其开展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它的辐射效应是巨大的。首先肝移植手术的开展可以极大提升肝脏胆道外科的整体技术水平;其次,它对我们整个医院整体的水平如: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病理诊断,血液净化(包括人工肝或生物人工肝),血液回输与输血、麻醉、重症监护等多个专业学科都具有巨大的辐射提升影响。肝移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一般的外科手术不同,除了你本身的手术技术水平以外,牵涉到院内多个科室部门的协作,这些都需要协调,另外,供肝的紧缺也是一个困难,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联系。所以肝移植工作在起步阶段是相当困难的。另外,在技术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先后派出科内多名技术骨干到北京、上海、南京参观手术。于2003年成功完成了我们济南军区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如果把肝脏移植比作肝胆外科手术的皇冠,那么活体供肝肝移植则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由于其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和潜在的巨大风险,至今国内也只有为数不多者敢于问津。在我们尸体供肝肝移植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决定再次向这一肝胆外科技术的最高峰攀登,终于在2003年12月成功完成了第一例活体供体肝移植,这不但是济南军区也是山东省的第一例。随后又成功为一例多囊肝多囊肾并肝肾功能衰竭病人,实施了肝肾联合移植,使我们的肝移植走在了济南军区及山东省的前列。人生境界,善待每一个生命记者:据了解,您早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曾师承全国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能否简单谈谈您早期的学术和职业背景,特别是跟随吴院士学习期间,有什么难忘的对您学术成长有重要帮助的回忆?倪家连:我是70年代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工作。80年代中期调来济南。一个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十多年的时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大学附属医院的特点一是:病人量大,病种全、疑难、复杂、危重病人多。二是:具有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对于年轻医师的培养系统、正规,所以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只要肯吃苦、肯学、肯干,你的基础理论水平,临床经验、手术技术、科研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应该说是大学毕业后十多年在长征医院的工作经历为我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吴孟超院士,包括同吴孟超院士一道开创我国肝胆外科新纪元的张晓华教授、陈汉教授都是我的老师。聆听他们的讲课,跟随他们查房,观看他们示范手术,这些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高瀚教授,殷继增教授,王福民教授,徐学俊教授,王元和教授等都是我的老师,师恩难忘。说到老师,我要特别提到郑宝琦教授,郑宝琦教授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外科前辈。我毕业后在长征医院普外科工作时,郑宝琦教授任长征医院大外科主任和普外科主任,副院长,我有幸直接师从郑宝琦教授学习工作多年。从他身上学到的除了治病救人的技术,更重要的还有做人。当年郑老对我们年轻医生“堂堂正正做人,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老老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做学问是可以做到的,堂堂正正做人很难,有”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再回味这番话,我感觉仍具时要吃苦头。现实意义。郑宝琦教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师德高尚,他对待下级医生,对待年轻医生,我总结是:关心、培养、使用。这不是郑老说出来的,是我从他的身体力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当我做了上级医生,特别是走上科主任的位置后,我提出对待下级医生,“关心人、对待年轻医生就是要:培养人、使用人,以人为本。”记者:您从医以来,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军队医疗成果及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病例讨论 2009年第3期 科学中国人 75杏林撷英发明专利2项,兼任中华医学会会员、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实用医药杂志》编委等职。累累硕果和各种荣誉会常务委员、对您多年来对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度肯定,为此您肯定付出了很多心血,能跟我们谈谈这些荣誉背后发生过哪些让您难忘的故事吗?倪家连:我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没有脱离临床工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有些项目取得了科技进步奖或医疗成果奖,并取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当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总结。成果也好,专利也好,这是可以看得见的荣誉,但对我自己来说,说到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其实不在获得这些荣誉本身。回想起来真正让我难忘的一些事情还在于一个个具体病人诊治中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一个20岁的姑娘,肝脏长了一个巨大的良性肿瘤,占据了肝脏体积的70%,肿瘤挤压使肝脏的大血管都发生了移位。手术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相当高,当时恰好我到上海参加一个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我把病人的CT片请多位与会的国内知名专家看,都认为手术切除肿瘤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治疗只有实施肝移植,也就是换肝。回来后,我反复考虑,当时肝移植我们能够完成,但对一个20来岁的女孩子,接受肝移植手术除去手术本身的因素和庞大的经济代价不说,病人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由此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可以说,即使肝移植成功,病人的一生也包括其整个家庭还是团结奋进的集体笼罩在阴云之下。如果能安全成功的切除肿瘤,因为是一个良性肿瘤,也不存在复发的可能,可以还给她一个完全健康的身体,她就不再是一个病人了。基于这种考虑,我组织科内技术骨干反复研究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认为手术切除肿瘤是可行的,但手术存在巨大风险,需要周密设计手术方案。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安全、完整的将她的肿瘤切除。还有一个病人是一个16岁的男孩胰腺巨大实性假乳头状腺瘤,瘤体巨大,正常的胰腺组织被压迫的象一层纸板贴在肿瘤后方,病人来我们科就诊之前,曾在国内多家大医院求治,都认为无法手术。其主要难点有二个:一是肿瘤巨大,与肝脏、胆道、胃、十二指肠、结肠及周围大血管之间已无间隙存在,手术切除难度极高。其二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还要保存被挤压成纸片状的正常胰腺组织,包括其血供、主胰管引流,否则病人将成为终生糖尿病患者。经过我们反复多次讨论,研究完善手术方案,最终成功为病人实施手术。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苦手术,将肿瘤完整的切除,成功保存了胰腺组织,顺利痊愈恢复。如果说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我觉得就是这些高难度、高风险、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当你成功的完成它的时候,这个过程,我想终生都不会忘记的。经验之谈,撑起一片灿烂晴空记者:在工作过程中,您是如何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实践的?倪家连:谈到医学工作中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我自己有这么三点体会:一是:创新和继承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二是:创新是要真新,不要假新。三是:新的不一定是好的或者对的。我说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不是凭空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这些年来在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手术方式,提高了疗效,可以称之为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这个创新是如何取得的?用断流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在70年代全国范围已普遍开展,我们也是按照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了大量病人,随访中发现部分病人在术后远期不同时间又自发出血。我们进一步查询大量文献,各家报道结果发现术后有一定再出血发生率是一普遍现象,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术后再发生出血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见解,主要是强调断流的彻底性,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术后早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断流不彻底,术后晚发出血与血管再生有关。那么我们再针对上述两个关键环节改进手术方式,终于形成了我们目前的壁内外骨骼化双重断流的手术方式。使我们治疗的病人在远近期出血率都达到了国内最低水平。76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3期第二点我说创新要真的创新,不能以旧充新,以假充新,为什么这么说?你在你所从事的领域要有所创新,首先需要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现状,进展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要有知识的储备和信息的掌握。否则,你所做的研究就很可能是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谈不上新。至于在科学研究中为名利而造假,以假充新就更为人所不齿了。最后一点,我说新的不一定是好的、对的,理论创新,你的新理论前提是要正确的,这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而技术上的创新,那就必须是较之以往已有的技术方法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优越性,比如新的技术方法或者疗效的提高,或者并发症降低了或者操作简便了,甚至或者是更经济了等等,否则的话就没有意义了。记者:对于医学工作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您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倪家连:我认为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创新很多是在克服一个个具体困难的过程中取得的。理论上的创新可以指导实践,指导技术上的突破。反过来,临床实践当中技术上新的突破也会促进新的理论或补充完善以往的理论。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可以说整个现代外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的。今天的外科医生都知道利用各式各样的引流来治疗脓肿、化脓性病变,但引流的概念,引流的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复习外科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早年的外科医生在观察了大量脓肿的病人、伤口化脓的病人后,发现脓肿破了,脓流出来了,病人就痊愈了。化脓性伤口脓液排尽了,伤口就开始愈合了。由此而经反复总结,临床实践中的再验证,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引流的概念。所以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创造性的去工作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记者: 近期您正在做哪些方面的研究,更长远的计划与目标是什么?倪家连:这么多年我所从事的工作,研究的课题都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多发病。我们国家是肝炎发病大国。肝炎-肝硬变-肝癌被称之为三部曲。对肝硬变严重并发症的研究,对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研究仍是目前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肝硬变与肝癌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我们收治的病人的情况看,90%的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变的肝脏。虽然这些年我们肝脏肿瘤的切除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包括左中右三叶的切除,尾状叶的切除,可以说已经没有禁区。但是在很多病人来说无法得到手术治疗,很多情况下不是肿瘤切除技术不可行,而是切除以后剩余的肝组织不足以维持其正常的代谢,就会发生肝功能衰竭。过去的经验是有肝硬变的病人切肝量不应超过50%,但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这一说法过于笼统。因为肝硬变的程度在每个病人都不相同,甚至我们发现同肝移植术中一病人肝脏不同区域其硬化程度可能是不均质的,如何能在手术前较为精确判断病人肝硬化程度,从而得出每一个病人最大可耐受的切肝量,就有可能使很多过去被认为失去手术条件的病人得到挽救。记者:您又为科室发展定下哪些短期及中长期的规划呢?倪家连:说到科室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规划,我的设想是三个近期目标:建设省内一流的肝胆外科中心;培养一支技术精良的人才队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长远计划:创建国内一流的肝胆外科专科中心;建立专业人才高地和培训中心;使我们在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作之外,倪教授还喜欢读书,包括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他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有了根,不容易被吹倒。文学属于艺术范畴,艺术是唯美的或者是追求美,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艺术,也是追求美,它追求”或许这正是他对工作的态度之源吧。的是人的健康之美。说到“我不是什么名家,只从医近30年的内心感受,倪家连坦言,”是一个年资较长的医师,做了一个医师该做的工作。整个采访过程,我们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深深的感动所感“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染。珍视每一个生命,平等对待每一个病人,是创建社会和谐的一”部分。从他坚定的话语中我们更感知到了平等和仁爱的真正内涵!科 2009年第3期 科学中国人 77
文章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wkllysj.cn/qikandaodu/2021/0114/405.html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探讨与研究——以中国
下一篇: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